3月24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停58天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昆山段恢复正常运营,运营服务时间、运力安排与停运前保持一致,为沪昆两地市民通勤提供了便利。复运首日早高峰,始发站花桥站共接待乘客2700人,恢复至疫情前接待量的30%~40%。
上午9点,记者来到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站,站台上没有往日高峰期扎堆的情形,数十名乘客正在有序等候上车。“11号线复运为我上班提供了便利,也让我节省了不少开支。”家住花桥、在上海静安区工作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停运期间,他每天自驾私家车前往上海,油费、停车费花了不少。
为了做好轨道交通11号线昆山段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关部门制订相应预案、升级防护措施。花桥站、光明路站、兆丰路站都只开放一个出入口,并根据客流的实际情况,做好延缓乘客进站的准备;各站出入口、安检机旁等显眼位置张贴有关使用疫情防控“苏城码”的通告,并安排志愿者引导乘客扫码、注册;提前半个月配备安装了两台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在监测乘客体温的同时,提高出入站效率;全站早晚不间断进行消杀工作,并对乘客容易接触到的扶手、栏杆、自动售票机等进行重点擦拭;建议乘客优先选用手机APP、手机票卡(手机钱包)等无接触式扫描/刷卡付费乘坐地铁……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客运科科长许东琪介绍,乘客需全程佩戴口罩,经过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过安检、刷票等多道步骤后,方可乘坐地铁。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车站方有序开展各项防疫工作,乘客的自我防护意识也很强。除了佩戴口罩外,一次性手套、酒精湿巾也成了部分乘客的出行标配。同时,不少乘客选择分散候车、主动“隔位”而坐,保持“安全”距离。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进入车厢,就能闻到淡淡的消毒水味,这说明地铁的防控举措做得很到位,这让自己在乘坐时很安心。
为了保障市民出行,我市部分地铁配套公交线路也已同步恢复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