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2-08    来源: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城市管理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2月8日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苏州市、昆山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苏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苏府〔2017〕138号),加快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将昆山打造成为最具江南水乡特质的国际文化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制定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瞄准省党代会 “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要求,依托昆山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 “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质的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积极探索“文化+旅游” 融合发展模式,加快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不断强化政策引导、载体支撑和人才保障,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昆山文化旅游影响力。

  二、基本原则

  1. 统筹推进。处理好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市场导向。从大众文化旅游需求出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3. 品牌驱动。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开发具有昆山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和文化旅游活动品牌。

  4. 规范发展。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强化文化和旅游执法,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5. 传承创新。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相结合,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相融合。

  三、发展目标

  文化旅游融合不断深化,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文化旅游品质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0%和4%。新增10个文化旅游新产品,2—3个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2—3家国内知名文化旅游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四、重点任务

  (一)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机制。

  1. 完善文旅联席会商机制。按照 “产业融合、资源整合、政府推动、市场主导” 的总体要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文旅会商机制,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文旅联席会议,研究文化旅游领域的重大产业规划、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文旅活动、产业扶持政策、专项资金补助等问题。根据省、苏州市的统一部署,开展文旅融合发展数据统计和绩效评估,建立完善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2. 完善文旅产业发展规划。从昆山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出发,制订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任务、主攻方向,指导各区镇制订文化、旅游相关发展规划,实现各板块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3. 开展文旅资源专题调研。开展文化资源再评估,对园林名胜、文化遗迹、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文保单位、剧院书场等文化设施,展览展示、节庆活动、演艺活动等文化活动,开展专题评估调研和分类整合,编制文化资源开发目录。

  (二)探索文物资源活化保护

  4. 推动文旅资源对外开放。深化文化旅游业改革,积极探索文物遗址的活化保护,创意开发利用民国建筑与近现代工业遗址,如五丰面粉厂旧址、新诚米厂旧址、昆山化肥厂原址等。加快推进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向社会开放,建立公开竞争、方案竞标、市民游客评价、政府监管的开发与退出机制。加强研究对奥灶面、青团子美食文化、绰墩山、赵陵山史前文化、古镇水乡文化、先贤名人文化、台湾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的合理利用。

  5. 推进文博展馆建设发展。加快推进昆山博物馆、美术馆、陆放版画馆建设,以现有各类展览馆、文保单位为重点,充分发挥文博展馆在丰富旅游供给、提升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引进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完善微信公众号服务、二维码语音导览、文物三维展示、AR全景虚拟展示等手段,提升馆藏展示的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打造文物研学旅游主题产品。

  6. 推动水乡古镇整合提升。以古镇联合申遗为契机,加大古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修缮力度,全面开展古镇环境整治,加强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养与监测工作。推进古镇商业业态调整,做长做精文化产业链。建设江南水乡生态公园,保护和传承江南水乡文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挖掘和展示古镇民风民俗,突出活态传承,保留原味乡愁,加快实施 “东方湖区” 水上游项目,强化水路、绿道、慢行道的优化串联。推进明镜荡国家水利风景区、巴城湖水利风景区、淀山湖环湖文化景观、昆山水文化展示馆、昆山护城河等水文化物质遗产开发与保护项目,不断丰富江南水乡文化的展示载体。

  (三)培育文旅融合新兴业态

  7. 培育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编制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引导目录,引进1—2个高质量、新业态或跨业态文化旅游项目,积极推动文化创意、动漫、演艺、影视、体育、民俗等向旅游延伸,重点培育张浦姜里文化旅游区、慧聚广场妈祖文化旅游区、锦溪祝甸古窑文化园、周市振东侨乡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片区。依托现代产业特色,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巴城动漫数字产业园、周庄创意文化产业园、淀山湖国际运动休闲基地、福纳影视产业园、花桥梦世界电影博览园等项目建设。强化市场化运作和旅游客流导入。

  8. 提升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淀山湖 “江南圩田” 项目建设,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展示江南圩田特有的自然风貌和文化肌理,规划建设集江南圩田文化展示、运动健康、餐饮民宿、创意产业为一体的生态休闲综合体。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锦溪计家墩村、巴城林石嘴村、淀山湖南榭麓村等民宿产品和配套业态开发,并力争再引进1—2个一线民宿或精品酒店品牌。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创、“智慧农场” 、亲子工坊等创新业态项目,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

  9. 开发昆曲文化主题产品。实施巴城 “昆曲小镇” 建设,通过昆曲与文创、影视、展演、培训以及道路景观的有机融合,完善昆曲的传习、展示、表演、体验、购物等产业链,打造昆曲文化主题小镇。以昆山当代昆剧院为平台,加强昆曲的剧目传承、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强化市场对接和资本运作,加快培养一批昆曲表演的专业人才,力争推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新剧目。挖掘汤显祖与昆山、昆曲渊源,探索复原南街片玉坊拂石轩建筑,规划建设昆曲主题公园。依托昆曲曲社、昆曲研究会、戏曲联谊社、小昆班、小梅花艺术团等文艺团体,组织开展昆曲学习、培训、交流、展演活动,提升昆曲艺术在市民中的认知度、参与度,营造昆曲发源地的文化氛围。

  10. 构建非遗展示传承平台。推进昆山非遗类主题场馆建设,为锦溪宣卷、锦溪古砖瓦、千灯跳板茶、昆北民歌、陆家段龙舞、花桥江南丝竹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常态化展示表演平台。积极研究加大对奥灶面、万三黄酒等传统酿制工艺、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展示。加强对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为非遗传承人给予津贴或补助,用于开展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学术交流、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以民间工艺、地方戏曲、民俗节庆为主题,推出非遗体验型旅游线路。

  (四)提升文旅产业综合实力

  11. 打响文化旅游品牌。以扩大文化旅游消费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开发水乡游、乡村游、访古游、美食游、红色游等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文化旅游专题外宣资料。引导创作以昆山历史文化、地域民俗文化为题材,展现昆山文化旅游产业的电影、电视剧、微电影和音像制品。借助各类展会、旅交会、文博会等平台,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建立文化旅游大数据平台,全方位整合线上和线下营销渠道,有针对性地开拓客源市场。培育和打造本土文化旅游节事品牌,重点举办好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昆山国际文化旅游节、“乡伴好时光” 十大节庆。鼓励各区镇结合自身文化特色,策划开展文化旅游特色活动。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重大文化旅游活动落户昆山举办。

  12. 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鼓励周庄旅游公司探索技术输出和资本化运作。引导文化旅游企业通过相关收费权、经营权抵押等方式融资筹资,积极探索旅游项目PPP融资方式,逐步培育一批知名文化旅游企业品牌。制订旅游领域优才计划,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旅游领域领军人才、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跨界创新人才。吸引一批文化领域的知名艺术家、经纪人、非遗和民间手工艺传承人来昆创业就业。

  13. 扶持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按照 “新、美、实、便、藏、流” 的原则,加大对旅游商品开发的力度,指导各景区将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逐步开发一批体现特色文化内涵,受到市场欢迎的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旅游装备、地方土特产,提升周庄万三、奥灶、粉墨宝贝、金蟹动漫等系列旅游商品,积极打造一批 “昆山礼物” 品牌,推荐一批 “苏州礼物” 品牌。组织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旅游商品展,组织参展各级各类旅游商品博览会,加大对昆山特色旅游商品的推介。架设市场合作平台,鼓励各景区设立旅游特色商品的展示销售门店。

  (五)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

  14. 完善咨询集散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旅游咨询中心、游客中心网点,推进 “城市客厅” “小镇客厅” 建设,重点建设 “一主三副” 服务载体:高铁站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多元化展示昆山的历史文化、民俗特色、旅游产品;周庄镇、花桥轨道交通站、亭林园分设三个副中心,配置旅游集散、公交换乘、旅游票务、商业餐饮等服务功能。改善全市文化旅游景区WIFI覆盖水平,推进电子门禁系统建设,通过 “旅游管家” 手机终端提供文化旅游推介、预订、服务功能。

  15. 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推进文化、旅游两支执法队伍建设,建立文化旅游执法联动机制,开展对文化旅游场馆、景区的联合执法检查,加强文保执法和旅游市场监管,加大对文物犯罪、破坏性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文化旅游景区的文物安全、流量管控、应急处置等保障能力,推动文物的永续传承和合理有序开发。

  16. 提升全社会文化旅游素养。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旅游消费需求,开展 “昆山人游昆山” 活动。推进昆山旅游年卡与市民卡的功能整合和拓展,激发市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加大 “文明旅游、文明出行” 的宣传引导力度,及时发布文明旅游指南,开展多样化的文明旅游宣贯活动。壮大文化旅游志愿者队伍,有效发挥监督和劝导作用,共同带动全社会文化旅游素养的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成立昆山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文化、旅游、发改、财政、国土、规划、城管、公安、商务、住建等相关部门参与,负责对全市文旅融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每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各区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结合自身特色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二)强化资金引导。加大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每年遴选一批符合规划、目标明确、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支持社会力量投入文化旅游业。加大金融支持,优先推荐文旅融合项目进入PPP项目库,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对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加大信贷、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三)保障土地供应。用足用好国家、省、苏州市支持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统筹规划和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用地,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预留发展空间,特别在城市中心、次中心用地规划中预留文化旅游项目配套设施用地。引导小型特色艺术馆、美术馆等项目在大型商业中心综合设置,形成商业消费、文化消费的融合带动。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的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用地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附件:1. 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主要任务一览表

   2. 昆山 “十三五” 期间文旅融合重点项目一览表

附件1

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主要任务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子项目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

1

构建文旅融合工作机制

建立文旅融合会商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

每年

完善文旅产业发展规划

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

市规划局、各区镇

2018年前完成

开展文旅资源专题调研,编制文化资源开发目录

旅游度假区、市旅游局

市文广新局、各区镇

2018年底前完成

2

探索文物资源活化保护

推动文旅资源对外开放,推进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向社会开放。

市文广新局

市台办、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旅游局、市民宗局、各区镇

2017年底启动,每年推出1-2

引导文博展馆转型发展

市文广新局

各区镇

2017年底启动,每年推动1-2家展馆建设

建设江南水乡生态公园,推动水乡古镇整合提升,实施东方湖区项目

旅游度假区、市旅游局

市文广新局、各相关区镇

2017年底前确定初步方案

3

培育文旅融合新兴业态

培育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引进1~2个高质量、新业态或跨业态的文化旅游项目。

旅游度假区、市旅游局

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各区镇

2018年底前完成

培育古村落和文化街区,建设淀山湖江南圩田、姜里文化旅游景区。

旅游度假区、市旅游局

市委农办、市农委、市水利局、各区镇

2018年江南圩田一期开放,姜里村制订策划方案

培育昆曲文化主题线路和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新剧目,组织开展昆曲学习、培训、交流、展演活动

市文广新局

市旅游局、千灯镇、巴城镇

2017年底启动,每年持续推进

培育非遗展示传承平台,为昆山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常态化展示表演平台。

市文广新局

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各相关区镇

每年

4

提升文旅产业综合实力

打响文化旅游品牌,推出一批文化旅游专题外宣资料,开展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旅游度假区、市旅游局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各区镇

每年

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制订人才奖励办法

市旅游局

市文广新局、市人社局

2018年底前完成

扶持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逐步开发一批昆山礼物苏州礼物品牌。

旅游度假区、市旅游局

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

2018年底前完成,每年新增一批新品

5

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

完善咨询集散服务体系,推进城市客厅、小镇客厅建设,建设一主三副服务载体。

旅游度假区、市旅游局

市交通局、市住建局、花桥开发区、周庄镇

2017年底前完成招标,持续推进

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建立文化旅游执法联动机制。

市旅游局

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文广新局、市市场监督局、市安监局

2017年底启动,每年持续推进

提升全社会文化旅游素养,开展多样化的文明旅游宣贯活动。

市旅游局

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

团市委

每年开展2-3次活动

附件2

昆山“十三五”期间文旅融合重点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定位

项目主体

1

慧聚广场妈祖文化旅游综合体

妈祖文化旅游综合体

昆山开发区

2

太史淀-天花荡旅游综合体(一期)

水乡古镇、乡村、湖区大型综合旅游体

周庄镇、锦溪镇

3

环明镜荡自行车公园

水质良好、风景优美的慢行休闲空间

周庄镇、锦溪镇

4

棋盘荡滨湖度假小镇

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度假胜地

锦溪镇

5

水之梦乐园

集体验、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城市中央休闲娱乐区

巴城镇

6

大美昆曲巴城文化老街

文化名人工作室集聚区、昆曲文化老街、巴城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等

巴城镇

7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集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农业观光、康健养生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旅游目的地

花桥开发区

8

淀山湖江南圩田景区

集江南圩田文化展示、运动健康、餐饮民宿、创意产业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综合体

旅游度假区、张浦镇

9

祝甸古窑文化园

集旅游人才引进、旅游创业大赛、旅游项目孵化、文创基金引进、项目运营培训、非遗文化展示和特色民宿群为一体的江南水乡文化创意产业园

锦溪镇

10

淀山湖环湖休闲娱乐园

集特色酒店、慢行系统、乡村民宿、生态农场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园区

淀山湖镇

11

开发区体育公园

集体育竞技、休闲健身、商业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敞开式体育公园

昆山开发区

12

夏驾河水之韵公园

昆山城市新客厅及昆山东部新城娱乐、休闲、文化、商贸、度假及旅游胜地

昆山开发区

13

古镇申遗

周庄、锦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周庄镇、锦溪镇、文广新局

14

非遗展示场馆

按照国家、省要求,每个县市要建非遗馆。昆山有各级非遗项目37个项,36名非遗传承人。建设非遗综合展示场馆,及民歌馆、舞龙馆、丝竹馆、水乡民俗等非遗专题场馆

文广新局

15

文博创意园区

创意开发利用民国建筑与近现代工业遗址,如五丰面粉厂旧址、新诚米厂旧址、昆山化肥厂原址等

城投集团、文广新局

上一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山市共享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